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中,产业发展都被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并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若能在市场条件下从产业发展角度探索一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机衔接的路径,则将对这两个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从以往的产业扶贫实践来看,存在产业产品同质、产业项目停滞以及贫困人口受益不明显等问题,一定程度造成产业扶贫资金浪费、贫困群众有抱怨的后果。脱贫攻坚以来,发展生产成为五个一批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部门大幅增加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并采用多种方式撬动资本、劳动力要素在农村的再配置,为贫困人口增收、发展提供激励。 脱贫攻坚以来的产业扶贫实践是如何开展的?产业扶贫的机制和条件是怎样的?在产业扶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破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怎样让贫困人口和其他在市场与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的群体通过政府的扶持,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一席之地,并受益于市场与产业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于8月27日在线举办第19期发展知识学术讲坛,本期主讲嘉宾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于乐荣副教授,她分享的主题是“产业扶贫的社会基础”。本次讲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教授主持。
首先,于乐荣副教授对产业扶贫政策及效果做了回顾。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规模开始进行扶贫开发的时候,就把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脱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手段。产业化扶贫的概念在2001年左右正式提出,作为“一体两翼”扶贫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指整村推进,“两翼”指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产业化扶贫。产业扶贫的核心是要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针对贫困农户建立稳定、持续、长效的增收机制,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以往的产业扶贫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一“输血式”分发生产资料、“扶强难扶弱”、产业同质化低效竞争等,不同学者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有学者提出产业扶贫实践中各行动主体地位不平等,目标和激励存在差异,导致产业扶贫失败或扶贫效果不明显。也有学者认为产业扶贫项目当中的两个隐含逻辑,即追求产业发展的市场逻辑和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和冲突,使得产业扶贫项目失败风险加大。 其次,于乐荣副教授分享了脱贫攻坚以来产业具有创新意义的扶贫实践案例,主要包括扶贫车间、电商扶贫和龙头企业带动三种模式。扶贫车间模式有三种类型,各地有着不同类型的具体实践,从扶贫资金的投入来看,如果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产权归集体所有,如果没有达到扶贫车间标准由合作社或个人自建则产权是归合作社或私人所有。电商扶贫近年来发展迅速,地方政府以扶贫贷款方式向合作社或公司注入资金。电商主体享有农产品定价的溢价空间,中间环节缩短使得农户能获得高于传统收购模式下的销售价,这是一个贫困农户能够通过电商获得更高的收益的原因。 再次,于乐荣副教授对案例中的益贫机制和社会基础进行了探讨。产业扶贫的创新实践之所以能给贫困人口提供激励,关键在于它为贫困人口创造了一个新的增收空间。从利益联结机制来看,政府提供了制度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突破了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经济主体投资不足的约束,一定程度上撬动了乡村资本在农村的再投资,因此在引导资源配置上提供了外部的干预,从而改变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不利于贫困人口的结构,在追求扶贫目标上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各经营主体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过程中因具有内缘关联性,在经济活动中遵循社会逻辑,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形成了激励相融的机制。 最后,于乐荣副教授分享了研究结论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在产业扶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类问题。一是扶贫车间人员的福利及劳动保护的问题;二是扶贫资产的归属、管理和后续收益分配问题;三是贫困户入股分红收益退出及扶贫贷款偿还问题。于乐荣副教授还针对线上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包括产业扶贫的风险规避、财政扶贫资金注入后的可持续问题、产业扶贫过程中第三方介入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