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叙事与实践漫游全球,并陆续在亚非拉等世界体系边缘地带和美欧等核心地带遭遇金融危机、以及相应的社会治理困境,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在场性的发展实践与南南合作不断涌现出新的生机。在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走出去”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全球发展的场域中也面临来自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的结构与文化碰撞,从而在新的发展实践与叙事中不断累积生产出有关中国海外发展的边地空间。如何刻画这些边地空间的形态与特征?如何将边地空间的探讨纳入到当前日益激烈的有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和自主性的辩论脉络之中,开拓出新发展知识的衍生路径?以及如何识别出这些边地空间对于全球发展治理的政策含义?基于这些议题,5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学期第四场发展知识学术论坛,主讲人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的徐秀丽教授,她以“边地浮现——中国海外发展遭遇中的新空间”为主题近百位参与者们进行了线上的分享。 徐秀丽教授先以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的中资S 农场为例,阐述了类似这样的海外公司用一种链接性的视角,一方面协调来自总部的需求,另一方面适应性地与当地社区进行繁琐地日常互动,从而创造出新型的商业边地。这个边地空间既是中国元素的海外延伸,也是非洲本地的延伸,是交叉融合之地,是一种新型的“第三空间”,包含了互动双方特征的区域,是动态的、开放的,也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如果时间足够长、数据足够多,这些混杂、融合又冲突的新“空间”将会不断累积出新型文化和社会组织建制。 除了中国在非洲,中国在欧洲的发展实践也同样孕育着类似的海外边地,以中国在匈牙利的F工厂为例,中国经理人与当地劳工、工会之间也同样面临种种工作伦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和融合,这些叙事和建制等方面经验性数据凸显出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等传统国际发展合作模式归类的不足,难以捕捉到这些新边地的特性。 中国有关海外边地的探索有利于为新时期中国面向全球的社会科学研究开疆破土。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寻求自主性的探讨已绵延至今,经过三波浪潮。中国在非洲、中国在欧洲等海外边地空间的涌现使这些探索获得新的实地场域,从而为开拓新发展知识提供了新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问答环节,参与者也针对边地空间的概念界定、实践层面边地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提出一系列问题。也有参与者认为,或许走出边地,走入当地复杂的社会脉络和文化机理之中是下一步边地研究需要真正关注的地方。 本讲坛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徐秀丽教授主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各项国际发展合作机制的推进,来自中国的资本、人、器物、符号等不断走向海外,超越传统中西划分的多元全球化要素同时不断走入中国。在此背景下,如何创新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获得新的问题意识是时代之需。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强的政策、学术和社会需求,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将通过比较发展研究和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两个维度的探索不断深化中国对世界的认知,也不断拓展世界对中国的理解。本学期将通过九场发展知识讲坛,分别从减贫、援助、投资、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地方和跨国发展实践探究,来加深理解空间研究对于新型发展知识的启示。 撰稿人:何知芷
|